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> 桂林生活网 > 财经产经 > “货基爆仓”?央妈出手救急
“货基爆仓”?央妈出手救急
发表日期:2016-12-16 23:38| 来源 :北京青年报| 点击数:
本文摘要: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北京时间15日凌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.5%至0.7

 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北京时间15日凌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.5%至0.75%的水平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,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。美联储加息“靴子”的落地,究竟会对全球股市、债市、黄金、石油、房地产等诸多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了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。

  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的大背景下,这两天资本市场风声鹤唳,上演着一幕又一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戏码。昨天有消息称,针对多家银行一度暂停给非银金融机构,主要是证券、基金等公司拆出资金,早盘中,四大行中仅工行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拆出了部分资金,没有给券商、基金等非银机构拆借。还有消息称,作为银行间市场的主要拆出方之一,邮储银行昨日上午拆出了500亿元资金,其中70%拆借给了银行,30%拆借给了非银机构。“除了邮储,其他主要拆出资金方比如四大行等,头寸都紧张;再加之受存款平均值考核的影响,今天要补交准备金。”一位接近央行人士指出。15日下午,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建议银行拆出长期资金给非银机构。与此同时,“货基爆仓”传言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。

  传闻

  市场传言某大基金公司“货基爆仓”

  昨天一早,被爆仓传闻推到风口浪尖上的华夏基金第二次站出来辟谣,称“货基爆仓”、“华夏基金遭巨额赎回”均为不实传闻,华夏基金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申赎正常,未有巨额赎回,运作稳定。

  所谓爆仓就是亏损大于账户中的保证金。昨天下午,华夏基金理财顾问告诉北青报记者,目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华夏货币基金产品可以正常申购赎回,一般在申请赎回当天或者第二个工作日即可拿到现金。

  上述现象的事件背景是,12月14日,债市突然传出消息,称某大基金公司旗下货基爆仓,公司可能面临6亿元亏损。这一传闻立即引爆投资界,大家纷纷猜测这“某大基金公司”究竟是哪家。当日晚间,包括华夏基金、易方达、银华、天弘、南方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均进行了辟谣。当晚8:20华夏基金在官微上第一次给出了澄清:“市场传言某大型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爆仓,涉事基金公司需要掏自有资金填补亏损。目前我司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正常运作,申赎照常,无任何特殊情况,特此声明。”

  昨天晚上有消息称,目前已经有20家公司明确表示没有遭到巨额赎回,除了上述几家公司外,还有建信、上投摩根、博时、华宝兴业、富国、海富通、华安、鹏华、大成、交银施罗德、九泰、广发、兴业全球、中银、德邦。

  吐槽

  基民12日赎回15日还没到账

  货基爆仓传闻立即引发投资界的争论。有投资人士分析,上周,银行间市场出现货币急缺,一方面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提升,不少货币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超过4%;与此同时,货币基金也因为机构资金的撤退,面临着赎回压力,甚至出现爆仓的风险。

  有金融人士认为,这是标题党所为,是假象,货基会出现净值小幅亏损的极端情况,但不可能爆仓。赎回条款里有巨额赎回受限条款。货基在必要时还可申请银行贷款支持流动性。对于爆仓传闻,这位人士分析,这次如果货币基金爆仓,其实还是利差的原因,10年期国债下跌,收益率提升,银行间的拆解利率大幅提升,这个时候人总是趋利的,会赎回货币基金,做国债逆回购,当大量赎回发生的时候,后果就是货币基金抛售大额存单,抛售短期债券,抛售银行票据,应对赎回,当然交割资金总有个时间差,这个时候货币基金就是所谓的爆仓了,但这种爆仓仅仅是流动性爆仓,跟期货的爆仓完全不一个概念,前者钱在路上,后者钱已经烧光,不要认为货币基金爆仓都是真实爆仓。

  不管是真爆仓还是假爆仓,其恶果已经波及到部分基民。一位基民昨天吐槽被某基金公司拒赎了,12月12日申请赎回货基,但是现在都15日了钱还没有到账。

  分析

  三大原因可能导致“货基爆仓”

  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大家认为一向稳定的货币基金出现爆仓危机的呢?

  原因一:美联储加息让后市资金面趋紧

  昨天凌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,但决议声明超预期显示2017将加息3次,美元强势,美债跌幅较大,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1.267%,创2008年1月11日以来最高水平。两市各大指数受美元加息影响小幅低开。午后银行、非银金融为首的权重板块集体下挫,两市指数都有所下探。等到下午2点银行板块企稳后,指数才停止下探。沪指与创业板指分化严重,创业板指几乎全天都在前日收盘价上,而沪指则全天绿字。

  投资人士分析,美元加息落地,后市资金面整体上趋紧是大趋势,大行情不要想,但结构化的黑马纷飞则是可以期待的,需要胆识和一双慧眼,选股很重要,必须注意板块效应和驱动逻辑市场认可度,介入时机和节奏掌控很重要,不要在市场赚钱效应恶化大跌时入市操作,唯龙头马首是瞻,错过机会要有耐心等待。

  分析团队认为,随着加息靴子正式落地,特别是美联储对2017年加息次数的预测高于市场预期,意味着美国利率和美元进入更强上升通道,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也更加明显。

  原因二:银行大面积赎回货币基金

  银行可能大面积赎回货币基金。这分为两个方面,一位大银行的综合理财师估计,可能是某些银行年底需要存款或者其他原因,自己发行一些高息的内部理财产品,然后通知客户,客户觉得在投资货基产品才2点多的收益,如果转出来做银行高息理财产品将更为划算,于是就会产生大面积赎回,导致货基爆仓。据了解,人民币货基平均7日年化在2.4%至2.6%之间。

  另一方面,上述金融人士指出,目前货币基金的配置机构是主力资金,特别是以同业机构为主的银行等,作为货币基金的大买家,现在资金面趋紧,货币基金收益不如回购,所以有大量银行赎回货币基金,导致货币基金流动性紧张。

  一旦货币基金的持有者发现收益率急剧下滑,难免赎回,这样管理人只有在市场上进行抛售同业存单或者债券,那就是真正的亏损,简单点说就是将你一个月前100元钱买入的债券现在只能以98元钱卖掉了,可想而知。

  原因二:国债跌停向其他市场外溢

  昨天,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,国债期货资本上演夺路而逃,十年期、五年期合约盘中一度跌停,创上市以来最低价与大跌幅,去年股市大跌时现货和期货相互踩踏的一幕在债市里再次上演,引发债市一片哀鸿遍野。截至收盘,十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4.555元,跌幅达1.81%;五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7.595元,下跌1.16%。

  有投资者悲观预测,很快债市大跌会向其他市场外溢,货基、同业理财都面临大面积赎回,接受银行委外资金的公募、私募机构都会亏损累累,大基金公司还能硬抗,本小利微的私募将倒下一大批。

  对此业内人士分析,美联储加息、海外债市利率全线上涨的背景下,国内经济企稳、通胀向上、汇率承压、货币政策难松、年末资金面易紧等多重因素,是近期债市持续调整的主要原因,但从市场连续大幅调整的力度来看,机构去杠杆引发踩踏很可能是债市跌势难止的关键因素。

  应对

  央行投放流动性的力度可能加大

  央行昨天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400亿元7天期、450亿元14天期和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依然维持在2.25%、2.40%和2.55%不变,单日净投放2450亿元。

  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统计数据显示,公开市场本周共有5900亿元逆回购到期,周一至周五到期分别为1300亿、1150亿、1100亿、1000亿、1350亿元,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。周三(12月14日)还有6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。

  14日,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进一步收紧,资金利率整体走高,跨年跨春节资金利率继续大幅上涨。银行间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行情显示,昨日隔夜回购利率小涨近2bp,7天回购利率涨近14bp,7天以上各期限品种中,唯有21天回购利率小幅走低,其余品种则纷纷大幅走高。

  市场人士指出,随着年末效应显现,短期资金面再趋紧,且外汇市场波动加剧本币流动性紧缩压力,与此同时,国内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出现异常波动,为防控流动性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,央行投放流动性的力度可能加大。

  本版文/本报记者 赵新培

热门推荐